我們總以為耳聾的人小聲聽不見,要聲音大些才好,而且是越大越好。其實不然。很多聾人怕吵,甚至非常怕吵。
我們的聽覺是有限度的。就像把水結冰時的溫度定為0攝氏度一樣,聽力學家把正常年輕人剛剛能聽到的幾種不同頻率的聲音人為地規定為聽力0級(0dBHL)。聽力0級大小的聲音正常人勉強能聽到。安靜環境下的交談聲大約60聽力級左右,聽起來柔和適宜。如果在耳邊大聲喊叫,我們都會反感,因為聲音太大了。更大的聲音我們會感覺受不了。一般說來,我們的忍受極限不會超過140聽力級。
從剛能聽到的0聽力級算起,到最大極限140聽力級都是我們能聽的范圍,術語上稱為“聽覺動態范圍”。如果存在聽力損失(耳聾),剛剛能聽到的聲音就不會是0聽力級,而可能是30、60、70聽力級甚至更多。假設一個聾人的平均聽力損失(PTA)60聽力級(這意味著60聽力級是他剛剛能聽到的聲音,相當于我們的0聽力級)又假設他也有140聽力級的聽覺動態范圍,則該聾人似乎能忍受200聽力級左右的聲音。實際上,不僅沒有人能忍受200聽力級的聲音,這樣大的聲音自然界中也根本不存在。第二條假設是完全錯誤的。盡管小聲聽不見,絕大部分聾人,特別是神經性耳聾患者對太大聲音的忍受能力并不比正常聽力者好,甚至更差。別說140,就是130、120、110聽力級,他們也往往聽得“震耳欲聾”。這是因為他們的聽覺動態范圍不同程度地變窄了,有時甚至會窄到不足5分貝,也就是說,減小5分貝聽不見,加大5分貝又受不了。因此,許多聾人比正常聽力者還怕吵。耳聾后怕吵,術語稱作“重振”(復響)現象。重振是伴隨聽力損失而來的一種病理變化,其本質是內耳內、外毛細胞協作失調的結果。如何理解重振現象呢?我們可以把它看作一定條件下的“聽覺過敏”。簡單地說:說話的聲音加大1倍,正常人的聽感覺也加大了1倍;聲音加大10倍、100倍,正常聽力者會相應地加大10倍、100倍。有重振的聾人不是這樣。說話的聲音加大1倍,他們的聽感覺偏偏會加大10倍、20倍甚至50倍。聽感覺(響度)的過度增長導致了重振現象的發生。正因為如此,伴有重振問題(感音神經性聾)的耳聾患者特別怕吵。
我們總以為耳聾的人小聲聽不見,要聲音大些才好,而且是越大越好。其實不然。很多聾人怕吵,甚至非常怕吵。
我們的聽覺是有限度的。就像把水結冰時的溫度定為0攝氏度一樣,聽力學家把正常年輕人剛剛能聽到的幾種不同頻率的聲音人為地規定為聽力0級(0dBHL)。聽力0級大小的聲音正常人勉強能聽到。安靜環境下的交談聲大約60聽力級左右,聽起來柔和適宜。如果在耳邊大聲喊叫,我們都會反感,因為聲音太大了。更大的聲音我們會感覺受不了。一般說來,我們的忍受極限不會超過140聽力級。
從剛能聽到的0聽力級算起,到最大極限140聽力級都是我們能聽的范圍,術語上稱為“聽覺動態范圍”。如果存在聽力損失(耳聾),剛剛能聽到的聲音就不會是0聽力級,而可能是30、60、70聽力級甚至更多。假設一個聾人的平均聽力損失(PTA)60聽力級(這意味著60聽力級是他剛剛能聽到的聲音,相當于我們的0聽力級)又假設他也有140聽力級的聽覺動態范圍,則該聾人似乎能忍受200聽力級左右的聲音。實際上,不僅沒有人能忍受200聽力級的聲音,這樣大的聲音自然界中也根本不存在。第二條假設是完全錯誤的。
盡管小聲聽不見,絕大部分聾人,特別是神經性耳聾患者對太大聲音的忍受能力并不比正常聽力者好,甚至更差。別說140,就是130、120、110聽力級,他們也往往聽得“震耳欲聾”。這是因為他們的聽覺動態范圍不同程度地變窄了,有時甚至會窄到不足5分貝,也就是說,減小5分貝聽不見,加大5分貝又受不了。因此,許多聾人比正常聽力者還怕吵。
耳聾后怕吵,術語稱作“重振”(復響)現象。重振是伴隨聽力損失而來的一種病理變化,其本質是內耳內、外毛細胞協作失調的結果。如何理解重振現象呢?我們可以把它看作一定條件下的“聽覺過敏”。簡單地說:說話的聲音加大1倍,正常人的聽感覺也加大了1倍;聲音加大10倍、100倍,正常聽力者會相應地加大10倍、100倍。有重振的聾人不是這樣。說話的聲音加大1倍,他們的聽感覺偏偏會加大10倍、20倍甚至50倍。聽感覺(響度)的過度增長導致了重振現象的發生。正因為如此,伴有重振問題(感音神經性聾)的耳聾患者特別怕吵。